公司電話:
+86-24-31238680
公司地址:
沈陽市沈北新區蒲河路83-73號
公司郵箱:
?2017 沈陽新合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2002642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沈陽
邁向智能制造
全球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重視制造業的發展。
自遭遇了2008年金融海嘯的破壞性沖擊后,各國都在思考過去的發展思路,特別是發達國家“重金融、輕工業”的思維開始扭轉,制造業重新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
“智能制造”全球發力
與此同時,IT與自動化技術的快速進步,也為制造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多種新技術的結合,誕生了面向未來的制造業新概念——智能制造。
各國都將實現這一構想作為制造業發展的目標,我們看到德國率先提出了“工業4.0”(Industry 4.0)的概念,美國提出了“先進制造伙伴關系”(AMP)計劃,日本則推行“智慧制造系統”(IMS),等等這些制造業大國都在大力推行制造業的革新計劃,目的都是希望透過先進的IT與自動化技術,讓制造系統擺脫傳統的僵硬的機械化桎梏,實現“智能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自然不甘于人后,“制造業2025”計劃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目標是希望在2025年成為全球制造業強國,到2035年時超越德國、美國、日本等制造業大國。
雖然“中國制造”早已聲名遠播,但大多數仍是低端制造,高端制造業仍然掌握在歐美國家手中;同時,支撐制造業發展的先進制造裝備,發達國家仍然占有絕對優勢。
據研究機構Gartner的報告,目前全球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等智能制造設備的全球前50大廠商中,74%來自德、美、日三國?!?/span>
同時,在需求端,中國的智能裝備擁有量仍然大大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013年,每萬名工人機器人數仍為23臺,落后于韓國的396、日本的332、德國273,也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58臺。包括特種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自動控制系統、高檔數控系統和機器人的自動化生產占總生產比重不到5%。”普華永道思略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夷萍介紹說?!?/span>
起點較低,也恰恰預示著發展空間還很廣闊。如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方面,中日韓三國的銷售比例居全球之冠。據Wohlers Associate的報告,2013年這三個國家工業機器人的銷量是歐洲的2倍,美洲的3.4倍。
可見,亞洲已經成為全球智能制造設備的需求熱點,而中國無疑是其中的主力?!半S著制造業向著高附加值轉化、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生產流程重組和優化等因素的影響,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在中國制造業的應用前景廣闊?!币钠贾赋??!?/span>
決策者也意識到智能制造裝備對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在工信部頒布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制定了智能制造裝備從2015年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因此,未來5至10年將是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的高速發展期。
各大廠商都嗅到這一商機,紛紛加大中|國市場的布局力度。如全球工業機器人領頭羊ABB集團,就在深耕中國機器人市場二十年的基礎上,積極進入3C電子、食品醫藥等中國機器人應用的新產業。
我們看到,在工業機器人等領域,歐美廠商仍然掌握著核心技術,“比如伺服電機、減速器等一些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仍然被國外廠商壟斷?!痹跈C器人智能化集成領域有近20年經驗的廣州瑞松科技董事長孫志強坦言。
在他看來,目前國家層面對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支持是好事,但也需尊重市場規律,“不能像風電、光伏產業一樣,因為不恰當的激勵,造成泡沫。”
令人鼓舞的是,本土企業的確在奮力成長。如工業機器人領域,廣州數控、瑞松科技等本土企業正在崛起;研華科技這樣的華人企業則在智能控制領域成為行業領導者。
“智能制造”作為一個新興的概念,可以說在全球范圍還未形成清晰的實現形式,“目前還沒有哪一家企業有足夠的勇氣宣布自己已經建成了一座智能工廠,但已經有一兩家國際大企業正在建設樣板工廠?!币钠颊f道。